芒种节气来源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6月5日至7日交节。“芒”指有芒的作物(如小麦、大麦),“种”意为播种。此时,北方麦类作物成熟收割,南方稻黍等夏播作物进入播种高峰期,“芒种”之名既体现了农事繁忙的景象,也反映了古人对农耕时令的精准总结。
芒种节气习俗
? 收割与播种:古人云“芒种忙,麦上场”,此时需抢收成熟的麦子,同时抓紧栽种水稻、玉米等作物,是农耕生产中“夏收夏种”的关键时期。
? 煮青梅酒:南方有“芒种煮梅”的传统。青梅富含果酸,直接食用酸涩,古人会将其煮熟、泡酒或制成蜜饯,既便于保存,也有“祛暑解渴”的寓意。
? 送花神:古代民间认为芒种是百花凋零的时节,人们会摆设祭品为花神饯行,祈求来年花开似锦,此习俗在《红楼梦》中亦有描写。
? 安苗祈福:部分地区会用新麦面捏成五谷、六畜等造型,蒸熟后祭祀土地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体现了对农业丰收的期盼。
? 吃君踏菜:江浙一带在芒种有吃“君踏菜”的习俗,君踏菜是一种野菜,传说食用后能保佑家人身体健康,适应夏季湿热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