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介不是原罪?银行破解困局的真正出路是
最新动态
中介不是原罪?银行破解困局的真正出路是
2025-08-201

转载来源:延文金融工作室 中介不是原罪?银行破解困局的真正出路是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YxMTAyMQ==&mid=2649085359&idx=1&sn=79f4bca6487533addb865d2495cae345&scene=45#wechat_redirect



当下,不少银行把大量精力用在“反中介”上,出台各种限制措施,我自己也一直这么干了十几年,似乎只要把中介挡在门外,风险就能解决。

但我发现:真相恰恰相反——中介不是原罪,它的存在,本质上是我们银行自身能力缺位的结果。


一、为什么“防中介”治标不治本

银行常常把“风险”归咎于中介,于是加设重重审查、设立“反中介条款”。结果呢?流程更复杂、客户更反感,风险却依旧存在。
- 根本原因:监督再多,风险评估能力弱,还是挡不住不良贷款。
- 副作用:过度防范中介,增加了成本,损害了客户体验。

?? 一句话:中介不是病因,只是症状。盯着症状开刀,病根永远治不好。


二、中介存在的逻辑

- 客户视角:银行流程复杂,产品条件晦涩,客户需要“翻译器”。
- 市场视角:银行营销触角有限,客户信息不对称,中介自然填补了空白。
- 结论:中介的存在,是因为银行没有把客户触达与风险甄别做到极致。

?? 再来一句深刻点评:银行越是缺席,市场就越需要中介。


三、破解之道:提升风险评估能力

1. 贷前信用评估:用数据建模替代人为判断,让客户能不能贷到款取决于信用,而不是关系。
2. 客户分层与标准化:不同客户群有不同的产品与风控标准,做到“一视同仁”而非“人情驱动”。
3. 贷后风险跟踪:建立贷后预警和动态监控,把风险控制前置,而不是事后追责。

?? 真正的“反中介”,靠的不是防范,而是风险评估体系本身的成熟。


四、银行需要补的三门课

- 营销力:主动找到客户,而不是等客户靠中介送上门。
- 产品力:产品条件越清晰透明,中介的解释空间越小。
- 体验力:流程越顺畅,客户越愿意直连银行,不再依赖中介。

?? 一句话:当银行真正把客户放在心里,中介自然退出历史舞台。


五、最终格局

符合条件的客户:凭信用就能贷到款,不需要中介。
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即使找中介,也贷不到款。
银行:依靠风险评估与客户直连,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中介不是原罪,真正的“解药”在于银行自我能力的进化。只有当营销、风控与客户体验全面提升,中介才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 萃取一下:

1. 中介不是病因,只是症状。
2. 银行越是缺席,市场就越需要中介。
3. 真正的“反中介”,靠的不是防范,而是风险评估体系的成熟。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