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先锋评谈 | 处暑三喻:基层干部的消热、晒秋与备秋
最新动态
先锋评谈 | 处暑三喻:基层干部的消热、晒秋与备秋
2025-08-221




处暑的“高风亮节”,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社区年轻干部身上那股“俯下身子”的韧劲儿,是新时代基层干部“清正实干”的生动注脚——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点滴中显担当,他们带着朝气扎进烟火日常,用“高风”拂去民生褶皱,以“亮节”筑牢基层根基。


以“处暑消热”喻“化解民忧”。处暑的核心是“祛暑气、送清凉”,就像社区年轻干部总在群众“犯难”时及时出现。社区里的矛盾纠纷、急难小事,往往带着“火气”——比如邻里因噪音争吵的“燥热”、老人不懂智能设备的“焦灼”、汛期积水的“急情”。年轻干部就像处暑的凉风,主动上门调解时先听“牢骚话”,教老人用健康码时耐住性子“手把手教”,暴雨天蹚水排查隐患时“冲在前头”。他们用耐心消解群众的“暑气”,用行动送去“清凉”,恰如处暑过后,社区里的烟火气多了份安稳。


以“处暑晒秋”喻“晾晒实绩”。处暑有“晒秋”习俗,把收获的作物晾晒出来,是对辛劳的见证。社区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藏着无数“细碎的收获”:楼道堆物清理干净了、独居老人的“爱心餐”准时送到了、小区充电桩安装好了……年轻干部就像“晒秋人”,把这些民生小事的“成果”亮在群众眼前——在社区公示栏贴出办实事清单,在居民群里发进度照片,听着大爷大妈说“这小姑娘办事靠谱”,就像看到晒秋时金灿灿的谷物,满是踏实的成就感。她们的“实绩”不用豪言壮语,全在社区的角角落落里“晒”得明明白白。


以“处暑备秋”喻“未雨绸缪”。处暑后要为秋收、冬藏做准备,社区治理也需“防患于未然”。年轻干部带着年轻人的敏锐,总能提前发现社区的“潜在问题”:天刚转凉就提醒独居老人添衣;开学前主动排查校园周边的安全隐患;雨季来临前给低洼地段的居民发“防汛提醒卡”。他们不像处暑的“显见清凉”,更像背后默默做的“备秋”工作——提前把社区的“柴米油盐”打理妥当,让居民在四季交替中少些操心,多份安心。年轻干部就像社区里的“衔接器”,用灵活的思路打破“各管一段”的壁垒,用年轻人的亲和力消除“生人社会”的隔阂,让社区从“物理空间”变成“情感共同体”,恰如处暑让夏的热烈与秋的沉稳自然相融。


小编有话说

你喜欢写评论吗?你想让你的观点被更多人看到、认同吗?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我们将择优刊登。

投稿邮箱:

xianfengpingtan@163.com

投稿时请留下您的姓名、单位和联系电话。


作者:赵丽萍

单位: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

编辑:夏涵阳

责编:余建红

编审:陈红艳

主编:章先清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