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来源:浙江党建 绍兴越城:产才融合,激活产业活力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NTIzMzQ0Nw==&mid=2247613395&idx=2&sn=faf45f938df882e547c5d75fc1454382&scene=45#wechat_redirect
近年来,绍兴市越城区锚定集成电路产业赛道,将人才强区作为首位战略,以人才培育赋能质量强区、强链、强企。
越城区自主认定的产业人才正在进行晶圆制造工艺参数优化/越城区委组织部 供图
近日,在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微电子研究中心的实验室里,国家级领军人才吴博士正在进行磁传感元件封装工艺研发,此工艺是将磁传感器芯片封装成最终产品的关键过程,旨在保护芯片并确保其性能稳定。目前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微电子研究中心已集聚各类人才120名,其中硕士、博士占比超八成。
这项人才赋能“芯”质生产力效果到底如何?近日,记者来到越城区,探寻集成电路“国产芯片的突围之路”。
人才战略领航:
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越城区通过实施集成电路质量强链“伙伴计划”、人才企业培育“攀登计划”,建设产才融合集聚区和重点产业人才专项改革试验区,有效汇聚国内外顶尖技术机构、科研院所及人才团队。通过线下搭建产业质量提升集成服务创新基地,线上打造质量基础设施 “一站式”服务平台,形成“线上 + 线下”协同赋能格局。
截至目前,全区已认定产业人才超1600人,集聚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超3万人,攻坚国家级、省级技术项目13个,助力2024年集成电路 “万亩千亿” 新产业平台产值(营收)突破850亿元,交出了一份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越城区委组织部 供图
人才聚力攻关:
搭建全链条产学研创新矩阵
作为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的“智囊团”,越城区汇聚了各类技术人才这支高素质队伍聚力攻关,构建起覆盖芯片设计、传感器研发、半导体装备、EDA工具开发、先进光电封装技术及应用的全链条产学研体系。如功率微电子检测中心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每年为长三角地区相关企业提供超5000小时专业检测服务,涵盖功率器件及芯片的参数规范、可靠性验证等全周期质量技术支持,还积极参与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团体标准制定,为产业创新转化效率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同时,越城区积极探索与外部的交流合作。今年7月,成功与杭州滨江区共同举办滨越集成电路首席质量官联盟“国产芯片的突围之路”主题沙龙活动,共计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检验检测、质量认证、知识产权利用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人才生态提质:
激活产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为进一步厚植产业发展土壤,越城区设立科创引智母基金、集成电路母基金和省“4+1”专项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三大百亿级基金,累计出资超 96 亿元,撬动社会资本 329 亿元。创新构建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建设系统集成关键技术高价值专利培育基地,帮助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约3.4亿元。一系列举措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越城,人才的智慧正在转化为质量的优势,质量的提升正在催生发展的动能……
通讯员:沈卓琳 李浩民
编辑:徐晓凤
责编:施安南
编审:陈红艳
主编:章先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