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会员风采 | 甘南游记
最新动态
会员风采 | 甘南游记
2025-09-284





前/言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

    对于甘南,我是陌生的,因为尚未踏足过。但又是神秘的,她的美丽,她的传奇,都曾让我为她魂牵梦绕。八月下旬,我们一行人在秘书长孙总的带领下,终于前往我期盼已久的甘南,开启了为期七天的愉快之旅。




一·8.24

当望见机翼下纵横交错的祁连山脉时,兰州便已近在眼前。

兰州,这座被黄河深情拥抱的城市。她的美,不似江南水乡的柔情万种,也不似塞北草原的辽阔苍茫,而是带着一种大河的浑厚与豪迈,一种高原的粗犷与温情。

都说到了一个城市,有两个地方要去:一个是当地的菜市场,一个是当地的博物馆。一个属于当下的市井生活,一个属于过往的一眼万年的历史。而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和底蕴,陈列的不仅仅是文物,而是千百年的春夏秋冬。去博物馆,捋一捋历史小姑娘的发梢,感受一下沉淀在一件件文物上的惊艳时光。

静卧于甘肃省博物馆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就来自距今5500年至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大地湾遗址中。被人们称为六千年前的“齐刘海”少女。而元代玻璃工艺品,漳县汪氏墓出土,通体蓝色莲花造型,融合中西审美的莲花形玻璃托盏,是元代玻璃工艺的杰作。

还有魏晋驿使图壁画砖?、汉简《仪礼》?、鲵鱼纹彩陶瓶?等等。当然,到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汉的青铜器铜奔马---马踏飞燕是非看不可的。这件约四十厘米长的青铜雕塑极具动感。斑驳的青绿锈色下仍能窥见当年流动的金黄光泽。它昂首挺胸,三足腾空而立,后腿巧妙地点在一只振翅疾飞的雨燕背上。飘扬的额鬃仿佛触到馆内流淌的穿堂风,张开的马嘴似在发出清亮的嘶鸣。最奇绝的是那矫健的马身微微右倾,呈现出全速奔驰时即将倾倒又瞬间稳定的姿态。






图片
图片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恍惚间,我仿佛看见它在战争的烟尘中飞扬,铁蹄在擂鼓声中踏碎积雪;也许,它是张骞出使西域时跨涧跃涧的坐骑。沉睡千年的青铜,却凝结着最鲜活的动感。这绝非一匹寻常的青铜马,它早已超越艺术品或是文物的范畴。对今天的我们而言,它是力量的图腾,是勇毅的徽章,是贯通古今的刚健风骨的化身。现在,马踏飞燕已成了中国旅游的标志。





二·8.25


图片


第二天上午我们往南出发,到了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的刘家峡水库,坐快艇游览了我国自行勘测设计建造安装调试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以上的刘家峡水电站,也看到黄河从此入人间的黄洮交汇奇观。我们为黄河和洮河相遇而不交融的奇观震惊。

黄河,这条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出,一路裹挟着磅礴之气,蜿蜒东行,沿途收纳百川,在流经永靖县境内时,由于上游地区侵蚀较弱,泥沙含量少,呈现出清澈的蓝色。洮河,作为黄河上游的第二大支流,流淌过程中穿越了黄土堆积的区域,融入大量泥沙,使得河水变得浑浊而厚重。它们在永靖县的龙汇山前相遇,形成了清浊分明的独特风景。此时,在黄洮交汇处的水面上,几只白鸟正款款而飞,也许它们与我们一样,被这神奇的风景陶醉。听导游小马说,从黄洮交汇的清浊分明,到黄河岸边的百亩花堤,再到太极岛旁的荷塘月色,近年来,永靖县正以自然奇观与人文美景,书写着诗意栖居之地。欢迎我们以后有机会深度游永靖。先种个草吧。是的,现实可以给我们平庸和潦草,但困不住我们向往诗意的灵魂。虽然我们依然在泥泞中行走,但重要的是,不是你身在何处,而是心向何方!

下午到达甘南藏族自治州,到了有着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的拉卜楞寺。甘南的拉卜楞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历经数百年岁月沧桑,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长长的转经廊道、恢宏雄壮的殿宇,都见证着信仰传承。踏入此地,就像步入历史长河,在文化与信仰的交织中,收获一份来自心灵的震撼 。

当正午的阳光漫过寺院的红墙,酥油灯在殿内亮起,拉卜楞寺便成了藏地的诗。这里的每一粒尘埃,都藏着信仰的温度。不用刻意去寻找风景,在拉卜楞寺,坐在墙角看僧人走过,听经声穿堂而过,就已是一段让人心安的时光。而拉卜楞寺的每一声梵唱,都像从千年时光里传来,轻轻叩击着每个寻静者的心房。在拉卜楞寺,我们聆听梵音,庙宇里微微的香火气息,都能让我们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当资产负债表告诉我们还需努力的时候,你是否会突然羡慕起寺庙的晨钟暮鼓和诵经声……







三·8.26


图片


第三天前往了桑科草原。草原的天空仿佛被水洗过一样透亮,汽车在蜿蜒的道路上行驶,青草混合着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远处山坡上舞动的五彩经幡,像跳动的火焰点亮了整片草原。草原绿草如茵,似一块天然地毯铺展于天际。勿忘快乐,勿让岁月催人老。我们像归来的少年般,在桑科草原上策马奔腾。此时,我想起晨露未晞的草场,想起车窗外眼神虔诚的朝拜者,想起彩虹曾悬在山岗的瞬间。这片草原把最清澈的蓝天、最柔软的云朵,都在不经意间温暖了我曾经沧海桑田的心灵。中饭后便开启了非比寻常的江迭公路之旅。它由1925年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的科考路线而得名的洛克之路。

今天的江迭公路没有云雾缭绕,反而是阳光明媚,但江迭公路如坐过山车,炮弹坑比比皆是,让坐车成了蹦迪现场。路虽颠簸不堪,但沿途风光旖旎,风景美不胜收。在弯弯的山道里,看见了藏传寺庙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转经筒轻转低吟,传递着信徒的祈愿与力量,令人动容。一路上,远远瞧见有村庄亦藏在山水秘境中,它们仿佛是世外桃源,远离喧嚣人群,尽享静谧时光。

十八弯山路颠簸着车窗外的时光。在颠簸的丰田霸道车上,金雕掠过云端,土拨鼠站着眺望远方。当阳光落在窗外藏民们黝黑的脸庞上,看他们转着手中的转经筒,或牧着羊群,而经幡被风卷起彩浪,我忽然想起了那句话:“高原的雪永远不会在山顶消融,就像快乐不该被岁月冰封。”

沐浴着酥油茶香的日子里,究竟是几时开始,眼前只剩下报表上的黑色数字?分明记得春日里写贷前调查报告时,手指还曾沾染过野花的馨香。但待到仲夏夜抱老膝听窗外的雨打芭蕉时,是否记起山溪也曾抚过掌纹的清凉?此时,我竟然有种莫名的心酸,蓦然明白,荒芜的从不是生活,而是自己埋藏了捧起星辰的眼睛。

莫泊桑在《一生》中写道: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流眼泪,有时候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当导游小马带我们在海拔4292米的垭口撒隆达、挂经幡时,山风卷起的斑斓布帛间,像岁月为我们徐徐展开的唐卡长卷。此时的猎猎风声里哪还有沧桑,仿佛是玛尼堆上飘动的五色传说。

傍晚时分最终到达人类的伊甸园扎尕那。这座古石头城带给人的一种安宁祥和的意境,晚上住在古老的村寨~东哇村。第二天清晨,我被炊烟的味道叫醒,木头房子顶上冉冉升起起的炊烟,让人恍惚的不知今夕是何年!







图片





四·8.27

第四天向西北方出发,到达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地~若尔盖花湖。有人曾说,此生一定要去一次若尔盖花湖,那里有绝美天空之境。甘南的若尔盖花湖,海拔3468米,素有“最美高原花海、云上湿地桃源”的美称。在花湖,风把云朵揉碎了,撒在若尔盖的花湖里。今天虽然下着毛毛细雨,但湖面还是明镜的,依旧是天空的镜子,倒映着流动的浅蓝。牦牛甩着尾巴踩过浅滩,惊起一串银亮的水纹,像给绿绒毯绣了道银边。风吹过时草丛翻浪一起摇晃,把青草香揉进潮湿的濛濛细雨中。



图片


若尔盖花湖

栈道在草丛中蜿蜒。若早一个月来,应该是栈道在花丛中蜿蜒。走几步也撞见停在草叶上的蝴蝶,翅膀上沾着雨露的湿度。远处的山是淡青色的剪影,牛羊像散落的珍珠,连呼吸都变得慢下来——原来天地辽阔时,心会像这湖面一样,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石头,和游过的鱼。 更令人心动的则是花湖的各种精灵。野鸭成群,棕头鸥在湖面上无忌风雪,自由飞翔 。有了它们,花湖更有了灵魂和腔调。

天下的风光哪儿最美?黄河九曲十八湾,最美还是第一湾。下午到达了黄河九曲第一湾。度娘说,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此处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九曲黄河第一湾发源于巴颜喀拉山之黄河,流经四川省境内。“黄河天上来,红日地中落”。黄河流经若尔盖唐克镇的索格藏寺前与白河汇合,形成“S”型黄河九曲第一大湾奇特天下的自然风光。

我们乘坐景区自动扶梯至观景台,登高远眺,但见黄白二河争流,风姿绰约,款款而来、蜿蜒而去,似飞天飘带和哈达,从天之尽头飘然而来。它没有气势磅礴,没有浊浪滔天,没有惊涛拍岸,只有情意绵绵地弯曲迂回于唐克大草原……所以有人会在这里感受黄河和白河的爱情故事。遗憾的是雨越下越大,在观景台无法观落日。不甘心的我只能在在小红书上搜索,只见曲折蜿蜒的黄河在落日的余晖下分外妖娆。





五·8.28


图片


第五天,从唐克镇出发一路向西。我们是幸运的,天空飘飘扬扬下了大雪。爱在雪花漫天时,我们一行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跑到漫天雪花中嬉戏,忘了年龄,仿佛仍是少年。但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我们在漫天的飞雪中来到则岔石林。则岔石林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海拔高3250米。今天又恰巧纷纷扬扬下了大雪,前往一线天的路上,因海拔高天又冷,冻的双手颤抖。但山谷中河水潺潺(因下雨水很浑浊,导游说平时都是很清彻的山泉.),森林茂密幽静,奇峰怪石星罗棋布,空气清新,你会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感觉这一路冻得挺值的。

   都往人海去,我心向山野。在石林,也许你看见的,是荒草下仿佛一夜之间冒出的野花,是在飞雪中仍振翅高飞的飞鸟,是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这些,远比枯燥的业绩数字有趣的多。





六·8.29


图片


第六天,我们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合作乡的附近,游览了美仁大草原后便向东北方向行驶,又回到了金城兰州。  “冻胀丘的褶皱里,藏着冰川世纪写给草原的情书”。美仁大草原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佐盖多玛乡附近,是中国的高寒草原之一,整个草原地势平坦,由一眼望不到边、大小相仿的浑圆小草堆组成,这种地貌被称作“冻胀丘”,简称为“疙瘩”草原。

昨天整个甘南都下了鹅毛大雪,今天雪虽已停且融化,但还是冷风呼呼,仿佛是春寒料峭的感觉。但在海拔近4000米以上的地方邂逅草原是一种怎样的惊喜?看牛羊悠闲吃草,及山丘不远处一只孤独的狼(可惜没抓拍照),抑或在车窗外看到一闪而过的一只漂亮的金狐狸,或看夕阳落在草原的天尽头…… 置身草原的怀抱真的可以忘却尘世的喧嚣,拥抱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也许,这算是天地间最温柔的画卷。愿我们即能浪迹天涯,又能朝九晚五。



图片



我的旅游日记

图片



七·8.30


图片


又重新回到了兰州。兰州的百里黄河风情线是每个游客的打卡点,我们也一样,去走一走在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铁桥中山桥,望一望吱呀吱的古老水车,也在黄河母亲雕塑前留影,再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牛肉面里那诱人的香气,那一碗金黄的汤底,配上筋道的面条和新鲜的萝卜片,是最能抚慰人心的乡愁。黄河之上悠然漂荡的羊皮筏子,则承载着兰州人与黄河的深厚情谊,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

今天的黄河,水真的很黄。当我们在黄河上体验最古老的摆渡工具羊皮筏子时,想起老家的新安江,碧波荡漾一片汪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毕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也许,人终其一生,最终还是那一方故土,一场情怀而已。最后一站,从兰州出发向西到达兰州的水墨丹霞,感受丹霞地貌的魅力。结束后前往中川机场返回杭州。

兰州的水墨丹霞,所谓,一笔一山水,泼墨在人间!到这里,仿佛走进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红色砂岩逐渐雕琢成如今的奇特景观,犹如一部厚重的地质历史书,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从远处眺望,群山连绵起伏,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红、黄、橙、绿、褐、白、灰等多种色彩,仿佛是上帝打翻了调色板,将五彩斑斓的颜料泼洒在这片土地上。这些色彩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随着山势的起伏,形成了如波浪般的纹理,又似从山顶倾泻而下的瀑布,山形肌理状若泼墨山水,美不胜收。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才成就今天这独特的丹霞地貌。是的,我们也是时光的见证者。



结束语:

只有当一个人的胸襟足够开阔,只有当一个人的阅历足够丰富,他们才能对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事情抱以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而增长见识的最佳方式,除了阅读,便是旅行。

来源:建德白沙小贷—朱懿娟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