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录用公务员是公职人员队伍的新生力量。从校门到机关门,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责任的觉醒。我们既要快速适应新岗位新要求,更要沉下心、扎下根,在实践磨砺中向上成长,努力绽放青春的价值。
永葆“归零”心态,以“潜心学”厚植根基。走出校园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恰恰是更系统、更深入学习的开始。刚走上岗位,难免经历“水土不服”的适应期,但我们不能对机关工作心生怯意、畏难退缩,甚至滋生出躺平心态、佛系思想。正如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焦延雄,始终把学习作为第一动力,自学技术、钻研政策,从基层执法员成长为科技赋能执法的行家里手。面对新领域、新政策、新任务,必须时刻保持“归零”心态,甘当“小学生”,主动向书本学理论、向文件学精神、向实践学方法,在持续学习中夯实基础、精进业务、锤炼本领,早日成为政治过硬的业务骨干。
砥砺“实干”姿态,以“俯身干”践行担当。“俯身”是态度,更是行动。要真正沉到一线、走进群众,褪掉书生气、沾染泥土香,坚决克服等任务、守摊子的消极思想,绝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实干不是蛮干,要多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带着问题思考、朝着目标发力,让好政策真正惠及民生。贵州台盘村“村BA”出圈后,驻村第一书记张德深入一线,与村民共商发展,推动文体旅融合,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群众事无小事,唯有真正把身子沉下去、把责任扛起来,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才能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激扬“争先”状态,以“奋楫先”勇开新局。“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作为公职队伍的新鲜血液,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更要追求做好做优、出新出彩。面对工作中的“硬骨头”,要主动请缨、迎难而上,敢于打破陈规旧习,摆脱路径依赖,在实干中主动求变创新。正如全国“最美公务员”臧运东,援疆期间发挥经验优势,让龙虾在南疆大漠“安家”,带动群众增收。“争先”不只是敢干,更是干成,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要始终保持“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觉,把争先的志气转化为提质增效的实绩,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干部的担当与作为。
作者:陈汶珏
单位:台州市天台县委组织部
编辑:汤晓燕
责编:余建红
编审:陈红艳
主编:章先清